别问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改问你想成为怎样的人
「长大想要做什么」这个问题其实挺局限的,只关注工作而已。这里有个矛盾点:爸妈们平时总说诚信正直、关心别人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质,但在讨论成长话题时,如果只问职业选择而不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会让孩子误以为职业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。有的孩子甚至会变得特别功利,整天只想着怎么赚大钱、当大官,却忽略了做人最基本的品质。哎呀,这样真的不太好!

警惕孩子成长中的三种不良模式与五个错误习惯
-
警惕“习得性无助”模式:长期替孩子包办一切、回避困难的教育方式,哇塞,这简直是在剥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嘛!比如早上催起床、写作业全程监督,都会让孩子形成“我不行”的固定思维。建议在安全范围内允许试错,从低年级开始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,三年级后独立完成简单采购,用阶梯式放权培养决策能力,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能干哦!
-
矫正“被动攻击型人格”:一个人要是没有责任心,做什么事都会显得很被动消极,什么事情都等别人来催。小时候没责任心的孩子,长大了就是没责任心的大人,这种孩子以后很难有出息的。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很常见:家长总是围着孩子转,所有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,只要孩子开口,就没人拒绝。爸爸不给买,妈妈给买;妈妈不给买,爷爷奶奶给买。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,长大后容易成为“巨婴”,哎哟喂,这可怎么办啊!
-
避免造成自卑的五种行为:几种容易忽视的小习惯,家长千万不要再做了!首先就是替孩子做决定:如果你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好了,孩子长大以后容易没有主见,不能独当一面。比如家长想让孩子穿哪件衣服,孩子就必须穿哪件;孩子想玩某个玩具,家长觉得不好玩就不让玩。这样长期下去,孩子的自信心都会被磨灭掉的!
-
梦想淡忘的现实因素:孩子小的时候眼界有限,以为父母就是一切,老师就是百科全书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见识的东西越来越多,就会明白父母也只是普通人,老师也只是普通教育者。这种观念颠覆让孩子一时难以接受,梦想也就慢慢淡忘了。其实这很正常,关键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对未来的期待和热情。

相关问题解答
-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?
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其实没那么难!首先呀,要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,比如逛街时让孩子自己挑衣服,点餐时让孩子决定吃什么。其次呢,当孩子遇到问题时,别急着给答案,可以先反问“你觉得该怎么办”。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自己动脑筋啦!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,即使说错了也不要批评,而是要肯定TA敢于思考的勇气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,不会再事事依赖父母啦!
- 孩子变得功利主义该怎么办?
哎呀,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家长头疼!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不要总是把“考好大学、找好工作”挂在嘴边。要多强调品德培养,比如经常表扬孩子的善良行为、诚实表现。可以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,让TA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。平时聊天时,也多讨论一些正能量的话题,比如哪个同学特别乐于助人,哪个故事人物很勇敢。慢慢地,孩子就会明白,成功不只是赚钱多少,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!
- 怎样帮助孩子保持童年的梦想?
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长大,梦想也会变化,这很正常!但家长可以帮孩子保持追梦的热情。首先啊,不要嘲笑孩子的梦想,哪怕TA想当超人也要认真倾听。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,告诉TA梦想需要坚持和努力。更重要的是,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不同的领域,比如带TA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,参加各种兴趣班。这样孩子就能在不断探索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,而不是轻易放弃梦想哦!
- 如何判断是否过度保护孩子?
这个问题问得好!判断是否过度保护主要看这几个方面:第一,是不是凡事都替孩子做决定;第二,是不是一见孩子遇到困难就马上帮忙;第三,是不是总担心孩子会受伤或失败。如果你发现孩子已经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,或者遇到小事就求助,那很可能就是保护过度啦!这时候要慢慢放手,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,哪怕会犯点小错也没关系。记住哦,适当的挫折对孩子成长反而是好事!
本文来自作者[黄诗淇]投稿,不代表新知探坊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glxfj.com/syzn/202510-tykIkyAs0Mc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新知探坊号的签约作者“黄诗淇”
本文概览:别问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改问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「长大想要做什么」这个问题其实挺局限的,只关注工作而已。这里有个矛盾点:爸妈们平时总说诚信正直、关心别人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质,但在讨论...
文章不错《孩子教育理念反思 如何避免功利思维与自卑性格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