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避讳文化有哪些讲究
古代人讲究“避讳”,就是子女要避开祖辈和父辈的名字,臣民要避开君王的名字。一般来说,写文章或说话时遇到要避讳的字,就得用其他字来代替。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说,但帝王的避讳那可是没得商量,带有强制性,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脑袋。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,结果闹出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话。
具体来说,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:一是帝王,要对当代在位的皇帝和本朝历代皇帝的名字避讳,这叫“国讳”或“公讳”。比如在刘秀时期,秀才就被改成了茂才;乾隆还曾下诏,门联上不准出现“五福临门”四个字,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的名字。有时候连皇后名字也要避讳,比如吕后名叫雉,大臣们遇到“雉”字就得改称“野鸡”。二是长官,下属要避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字。

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避讳故事
-
晋文帝司马昭的避讳:晋文帝名叫司马昭,那么“昭”字就成了禁忌。据说有一次,有位大臣上书时不小心用了“昭”字,差点被治罪,最后还是靠其他大臣求情才逃过一劫。
-
洪秀全的改名风波:太平天国时期,洪秀全等人为了避讳,居然给全国各省改名,一个比一个囧。比如贵州省因为和西王萧朝贵的名字相撞,最终被改名为“桂”,然而桂州的地名也是由来已久,导致广西也跟着变动,变成了桂福省。更搞笑的是,洪秀全等人改名的目的,还有着十分直接的“地域歧视链”在里面,比如上述的“桂福”,还有首府为苏州、苏南东部地区的“苏福省”,这里曾经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地。
-
秀才张鸿文的遭遇:清朝末年,有一位名叫张鸿文的秀才,不幸妻子患有经络不通的妇女病,医生诊断非用雪莲这味中药不可。这位秀才跑了远近药房,都找不到,因为“雪莲”的“莲”字和当时某位皇亲的名字音近,被列为了避讳字,药房都不敢卖。
-
慈禧太后的羊肉禁忌:清代的慈禧太后属羊,于是朝中下令,不许人们说“养羊、杀羊、吃羊肉”一类的话。但是慈禧太后嘴馋,又不能不吃羊肉,于是又下令,管“羊肉”叫“福肉”或“寿肉”,真是自欺欺人的可笑做法。
-
“死”姓和“难”姓的尴尬:有些姓氏本身就让人避讳,比如“死”姓,自古以来,人们都非常避讳这个“死”字,谁愿意张嘴闭嘴“死来死去”的?可是,如果已经以它为姓,也就没办法了,无非让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。还有“难”姓,读去声,据说随鲜卑北迁,松花江当时也一度改称“难江”,现中国境内的“难”姓主要分布在河南,真是够难的。
-
民间习俗的避讳:年前的腊月和年后的正月,都可以算作春节期间,这段时间农村最为热闹,小孩犯错,大人也不会打骂,顶多说一两句,毕竟过年了,大家都要高高兴兴。但正因为腊月代表一年的结尾,正月表示一年的开始,为了明年能过得平平安安,农村人在这两个重要的月份里,有很多规矩,或者说习俗、避讳,比如“正月不理发,腊月不搬家”,就是怕触动禁忌,影响来年的运势。

相关问题解答
- 古代避讳文化对普通人生活影响大吗?
哎呀,那可大了去了!避讳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,尤其是帝王名讳,简直就跟紧箍咒似的,普通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触霉头。比如写文章、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,万一用了忌讳的字,轻则被训斥,重则可能掉脑袋,真是够吓人的。而且啊,连姓氏和地名都可能被改来改去,搞得大家晕头转向,生活里处处是坑,你说影响能不大吗?
- 为什么古代人那么重视避讳?
哈哈,这主要是古代等级森严嘛,皇帝老儿和长辈的名字哪能随便叫?避讳就是一种尊卑有序的体现,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护权威和传统。古人觉得名字代表一个人,直呼其名或者写出名字就是不敬,尤其是对皇上,那更是大不敬。所以啊,避讳成了种规矩,大家不得不遵守,久而久之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,虽然现在看有点奇葩,但那时候可是严肃得很呢。
- 避讳文化在现代还有遗留吗?
嗯嗯,其实还有那么一丢丢影子啦!比如现在有些地方,晚辈还是不敢直呼长辈的名字,尤其是父母和祖辈,这算是一种礼貌和尊重。不过嘛,像帝王避讳那种强制性的东西早就没了,现代社会更讲平等和自由。倒是有些传统节日或习俗里,还能看到避讳的影子,比如过年不说晦气话,图个吉利,但这些都轻松多了,没那么死板,大家乐呵呵地遵守,就当图个热闹。
- 最奇葩的避讳故事是哪个?
哇塞,奇葩的可多了,但我觉得慈禧太后那个最搞笑!她属羊,就不准别人说“羊肉”,可自己又馋,非得吃,于是把羊肉改叫“福肉”或“寿肉”,这不是自欺欺人嘛?简直笑死个人!还有太平天国改地名,贵州省因为避讳改成“桂”,连带广西也变“桂福省”,这脑回路清奇,搞得地名乱七八糟,后人看了都得懵圈,真是绝了!
本文来自作者[柳语智]投稿,不代表新知探坊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glxfj.com/bkzs/202510-m1cZPrALjg8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新知探坊号的签约作者“柳语智”
本文概览:古代避讳文化有哪些讲究 古代人讲究“避讳”,就是子女要避开祖辈和父辈的名字,臣民要避开君王的名字。一般来说,写文章或说话时遇到要避讳的字,就得用其他字来代替。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...
文章不错《古代帝王避讳趣闻 避讳文化有多奇葩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