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中秋节有多热闹
宋朝人过中秋那可真是嗨翻天!春节、端午和中秋被太宗赵光义定为三大国家级节日,好家伙,这排面直接拉满。每到八月十五,全城陷入狂欢模式,宴会通宵达旦,连皇帝都要在皇宫摆席宴请六品以上官员。祭祀月神后,君臣一块儿赏月吟诗,宫宴特供的“宫饼”更是馋哭众人——苏东坡都写诗夸它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”,咬一口酥香满嘴,简直绝绝子!

古人中秋玩法大揭秘
- 登高赏月是标配
宋朝没有宵禁,老百姓撒开了玩!文人和百姓都爱登楼赏月,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里写道: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观月。”月光下饮酒作诗,小孩嬉闹、艺人表演,那叫一个门庭若市! - 月饼暗藏玄机
元代开始,月饼成了“团结神器”——没想到吧,它曾被用来传递起义信号!到了明代,吃月饼彻底固定为团圆象征,一口甜糯里都是家的味道。 - 花灯玩法有讲究
宋朝人玩的是水灯,和现代赏花灯不太一样。明清还衍生出烧斗香、点塔灯、放天灯等花式操作,甚至有的地方流行中秋夜“偷菜”习俗,少女们趁月色溜进菜地,蹑手蹑脚的样子想想都有趣! - 文人狂欢不掉队
科举出身的文人们过节相当高调,白天饮酒作诗,晚上通宵开趴。他们和达官贵人一样热衷登高赏月,苏轼的“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”就是最佳写照——月亮不睡我不睡,才是文人的浪漫!

相关问题解答
-
宋朝中秋节为什么要通宵庆祝?
嗐,这得从宋朝的开放政策说起!当时没有宵禁制度,百姓终于能撒欢玩整夜。加上中秋节被定为三大节日之一,皇宫盛宴、民间酒楼全在狂欢,月亮那么圆,谁舍得早睡呀?更别说文人们还要对月吟诗,老百姓登高赏月、看表演,热闹得跟过年似的,通宵才是对佳节的基本尊重! -
古代月饼和现在的有啥不同?
嘿嘿,古代的月饼可是“戏精”本精!宋朝的“宫饼”小巧精致,苏轼夸它酥香可口。元代月饼甚至成了暗号工具,起义军靠它传递消息,刺激吧?现代月饼口味五花八门,但古人的月饼更注重寓意,一口下去满是团圆和祈愿,难怪能火一千年! -
中秋偷菜习俗是认真的吗?
噗,这可不是恶作剧哦!有些地方确实有中秋夜少女偷菜的习俗,月光下蹑手蹑脚摸进别人菜地,听起来像童话剧情。其实这是对未来姻缘的祈福,带着点调皮和浪漫。当然啦,古人讲究分寸,偷菜更像是一种仪式感,可不是真当小偷! -
文人过中秋为什么偏爱作诗?
本文来自作者[茅浩宇]投稿,不代表新知探坊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glxfj.com/bkzs/202510-UzVhRatJ9bA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新知探坊号的签约作者“茅浩宇”
本文概览:宋朝中秋节有多热闹 宋朝人过中秋那可真是 嗨翻天 !春节、端午和中秋被太宗赵光义定为三大国家级节日, 好家伙 ,这排面直接拉满。每到八月十五,全城陷入狂欢模式,宴会通宵达旦,连...
文章不错《宋朝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古代人如何欢度中秋佳节》内容很有帮助